2011年8月3日 星期三

茶的保健功效顯著但不是“萬病之藥”

兼評“茶性寒涼”的偏窄

  “神農嘗百草,日遇七十二毒,得荼以解之”是在時間、空間久為流傳,廣為認同的民間傳說和文字記載。上古時代,茶葉初為藥用,後為飲品。隨著時間的推移,人們發現茶葉的保健功能和藥理效應越來越多。《中國茶葉大辭典》列舉茶的十大功效:助消化、消除脂肪、膽固醇、除口臭、解渴、解酒、治便秘、減肥、提神醒腦、利尿、抗輻射、抗癌。我對飲茶健康新觀察--減肥、防癌、抗輻射、抗毒殺菌、增強免疫力、長樂長壽。

  經現代科學研究證實:茶含有機化合物450多種,無機礦物質15種以上。儘管茶的保健功能和藥效應還會越來越多被發現,但不應由此任意拔高茶的“定位”,我很同意陳忠懋院士“茶畢竟是茶不是藥”的觀點。從對人體的醫藥原理來說,茶具有協助工具,隨著科學的發達,茶的某些成分如茶多酚中的沒食子酸酯(EGCG)、茶氨酸等,雖然可以從中提煉開發為治病之藥,但茶不是藥,更不能稱為“萬病之藥”。某些茶界人士,慣于不加分析地引用唐朝陳藏器“茶為萬病之藥”這句話,有些茶企更喜歡引用,以獲取銷茶的商業利益。其實,宣傳炒作過分,可能適得其反。

  日本茶學學會會長、原靜岡縣茶業實驗場場長小泊重洋在他《茶飲不能代替藥物》論文中高度評價茶的保健功能的同時,指出:“茶不是醫藥品,它的功效也有一定的界限。我們要充分認識到茶並不是萬能之藥……例如,反映對於高血壓、糖尿病、膽固醇、中性脂肪、肥胖等生活中常見的症狀,儘管每天都在飲茶,卻沒有得到改善的意見也很多。問題在哪裡呢?”我認為小泊重洋先生的說法有參考價值,不恰當的宣傳將會使消費者產生“逆反心理”,是不可取的。我還認為,茶對人體的保健功效,也是因人而異,例如對茶的攝取量多與少,也許是回應小泊重洋先生的上述“問題在哪裡呢”的一個重要方面。小泊重洋寫道:“最近在攝取高濃度的兒茶素來進行的體重和體脂肪減量的實驗中,每天攝取500mg以上的兒茶素才可以看到一些效果。”中國茶界泰斗張天福先生每天飲茶十杯以上,一個月用茶1斤,1年12斤,張老先生每天攝取兒茶素理應達到500mg以上,所以,年逾百歲還在工作的張老是飲茶保健的實證。當然,人體健康是取決於綜合性因素,不能一概而論。我們分析任何事物,一切以時間、地點、條件為轉移,不能以偏概全。

  關於“茶性”,有人往往下定語:“茶性寒涼”,並由此漸而形成很多文化現象,這是不切實際的。所謂“茶性寒涼”是來自陸羽的《茶經》,在唐朝,茶葉只有“綠茶”,沒有其他茶,綠茶是不發酵茶,在制法上儘量保持原葉的性狀--青湯綠葉。這樣,陸羽認為“茶性寒涼”有時代的局限性,在當時陸羽作如此論斷,是沒有錯的。但是隨著光陰的推移,科學的發展,人們採用不同的制法,產生了以適應人體不同需求的多樣性產品,茶性就不僅有寒涼的綠茶;還有較涼的白茶、黃茶;中和的烏龍茶;溫和的普洱茶、紅茶。把茶性局限於“寒涼”,既不科學,也不利於推廣茶飲。

  我們要落實科學發展觀,不要“人云亦云”。對古人的論說,堪稱典範的要傳承而且要弘揚,不妥當的要充實提高,不科學的錯誤的要摒棄,這才符合科學實事求是的思想。(俊之)





來源:中華合作時報http://www.wenhuacn.com/news_article.asp?classid=17&newsid=14305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