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9月11日 星期六

探訪張學良臺灣故居

歷史書上赫赫有名的“少帥”張學良,卻在臺灣默默無聞地住了近半個世紀。大陸遊客赴臺後,促成了張學良故居的重建。不過,早已物人兩非。這棟故居大約只有腳下土地、附近吊橋和頭頂藍天,確曾出現在“少帥”寂寞時光。




新竹張學良故居前的銅像。

  記者 孫立極攝

  重巒疊嶂,草木蔥蘢,一棟約150平方米的日式黑瓦平房,散發著新居落成的木香——2008年12月底,“西安事變”72周年紀念日,位于臺灣新竹縣五峰鄉清泉部落的張學良故居隆重揭幕。

  張學良1936年發動“西安事變”,改變中國歷史進程,這位被周恩來稱為“千古功臣”的“少帥”,從此被軟禁。1946年,他在不知情的情況下,從重慶被轉送到臺灣。此後,近半個世紀的時間裏,他在新竹、高雄、臺北輾轉遷徙。其中1946年至1957年,張學良在新竹縣五峰鄉度過了最艱難的山中歲月。

  張學良舊居已在1963年被臺風衝毀。這棟故居是新竹縣政府等相關單位斥巨資重建的,前新竹縣長鄭永金對媒體表示,縣府希望借著張學良故居,每年吸引2萬到3萬大陸遊客。當時五峰鄉遊客一年只有約3000人。

  對大陸人來說,張學良的招牌當然有吸引力,不過,這棟故居能否完成使命,卻很難說。為了重現當年的生活,新竹縣府不但在院中為張學良與趙一荻(即趙四小姐)立了兩尊銅像,還特意將40多年前栽在清泉派出所門前的兩株桂花樹移種過來。然而,原建衝毀,舊物難尋,藤椅、茶桌、縫紉機等陳設均為倣制,甚至房屋的位置都有所不同——原址位于河道行水區,重建選擇了地勢較高的地方。這棟故居,大約只有腳下土地、附近吊橋和頭頂藍天,確曾出現在“少帥”寂寞時光。

  這也難怪,張學良在此居住的十幾年,一直是位神秘人物。故居揭幕的時候,一些當地人趕來看熱鬧。當年的清泉派出所所長之子趙正貴說,他還是小學生時見過張學良。他印象中,張學良愛散步,喜歡和人聊天,不過,當時他的監管人員不允許他和外界接觸。有一次,張學良散步時走進當地的“彈子(臺球)房”,和人聊天,第二天便被看守人員申斥。據資料介紹,五峰鄉清泉部落四周群山環繞,僅有一條隧道與外界聯係。即使在這樣荒僻之地,張學良身邊除了陪伴他的趙一荻、傭人吳媽,還有60余名監管人員及家屬。張學良與趙一荻,未經批準不能走出院子,外出拍照也需憲兵跟隨。

  張學良侄女張閭蘅、張閭芝姐妹,為新竹縣府提供了500多張珍貴照片,可以讓遊客管窺當年的生活。照片中,曾經身著戎裝、英姿勃勃的“少帥”,只是一位種菜、澆花、讀書,穿著自制布衣,面容和藹的老人;而出身富家的趙一荻養雞、縫衣,雖然有時也身著優雅旗袍,卻難掩離群索居的落寞和無奈。一張攝于1950年的照片,歡樂中透著苦澀——在露天籃球場上,席開8桌,張學良、趙一荻和看守人員及家屬大聚餐。介紹說,性喜熱鬧的張學良,在這種場合,總會拿出朋友相贈的洋酒,讓大家“開開洋葷”。監管者與被監管者,在隔絕荒僻的環境下,有一種不合常理的親近。

  生活清苦孤寂,還要被迫書寫懺悔錄,在清泉的這段日子,張學良身心俱疲。1957年,他離開新竹遷往高雄時,眼疾嚴重到不能讀書的程度。1960年,張學良又被遷往臺北,並獲準在北投買地建屋。其間,張學良曾在臺北的幽雅招待所短暫居住。如今,北投張學良居住了30年的私邸沒有開放,更名為“禪園”景觀餐廳的幽雅招待所,則以張學良舊居的身份對外攬客。

  不過,到禪園追蹤“少帥”遺跡更要失望了。這棟沿山坡修建的日式建築,留下的只有名字。餐廳名“漢卿廳”,餐點也圍繞“少帥”故事命名。例如開胃茶“玫瑰普洱茶”,隱喻張學良與趙一荻相濡以沫的戀情,因為普洱象徵“少帥”的溫和穩重,玫瑰比喻趙四小姐的似水柔情;再例如“開懷金鳳盞”,以面粉炸制的盞形外殼,象徵禁錮“少帥”的牢籠,雞肉則引喻為鳳,希望“少帥”展翅高飛、逃離藩籬……種種精制菜名,很獨出心裁,也很穿鑿附會。唯有墻上一首張學良的打油詩,還保留了“少帥”風味:“自古英雄多好色,未必好色盡英雄。我雖是非英雄漢,惟有好色似英雄。”

  1991年,張學良終于獲得自由,耄耋二老離臺赴美。張學良曾說,“我的事情只到36歲,以後就沒有了……上帝給我的生命就是這些。”在臺灣的日子,是他一生淋漓畫卷的無奈留白。1990年,張學良曾為東北大學校友會撰寫刊詞:“不怕死,不愛錢,丈夫決不受人憐,頂天立地男兒漢,磊落光明度余年。”歷經半個多世紀的幽閉歲月,“少帥”爽朗坦蕩不改。

  聯係本文記者孫立極


(責任編輯: 成嵐 )
來源:http://big5.xinhuanet.com/gate/big5/news.xinhuanet.com/photo/2010-09/12/c_12543089.htm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