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2月27日 星期日

【聯合報/記者陳若齡/報導,記者陳立凱/攝影,圖/積木文化提供】

儘管精神層面相同,但印象裡酗咖啡的張耀,怎就忽然著迷上大葉普洱,走出了巴黎的咖啡館、紙醉金迷的上海,熱切地投入西雙版納的荒山野莽,還出了本《山外有山》?


張耀嚷著,去看書,看了書就明白了。




邊上則不藏私地取出一塊古茶山上農民壓製的古茶樹餅,他說,這是秋天的新茶,不像印象裡壓得死緊的普洱茶餅,輕輕一剝就鬆下許多。還未經發酵、透著青的生餅,熱湯沖下,頭兩泡先給倒了,從第3泡開始喝起,淺金色的茶湯,不說還真不知是普洱。


可不是嗎?去香港或飲茶樓總要來上一壺的普洱茶,似乎理所當然,就該生得黑褐如醬油湯般,更不知打哪兒來的靈感,茶湯愈是黝黑,似是愈能去油解膩。


張耀說,一開始他也這麼以為。上海出生的他一直都喝龍井、猴魁,對這些年兩岸火紅的普洱陳茶始終不為所動,直到偶然喝到鄰居端來的大葉普洱生茶,他形容這連飲數月的茶湯,「浩浩蕩蕩,沖刷身心每一個角落,不是滋潤,不是洗滌,而是沖刷」。


正是這股力量驅策他決心走訪古茶山,「一喝到這茶,頓時就會安靜下來,它的根系、靈性很強大,每棵樹都很有靈性,都是獨立的生命,這些生命會影響你。」張耀說。


這些大樹可說是人類古老的文明產物,它們不是原生的,在7、800年甚至千年前被我們祖先從野生樹上移植,只是隨主人死了一代又一代,也可能經過好幾個民族,它們被放野、自生自滅,但仍兀自存在,象徵某種強烈的生命力和個性,張耀深深為這靈性感動,「喝了它們的茶會讓你想,今天你生活的意義是什麼?」


「我們之於它們,非常渺小,最細的一根樹枝怕都比你還老,天地茫茫,我們生活中追求的又是什麼,喝到茶的時候就會明白,這些茶頓時會讓我們安靜下來,不管在什麼場所。」


喝一口古樹茶,的確是種前所未有的味覺感受,強有力的原野氣息在喉腔散開,細細地還抓得到幾許熟悉的普洱味,但口感層次截然不同,再翻開書,試圖透過種種影像,神往張耀所見。


鏡頭下高大的古茶樹,安靜又充滿生氣,和張耀以往拍的咖啡館照片,多是晃動、模糊的質感不同,他說「這是大樹茶的功力」,儘管一樣是拿起相機隨意就拍,但在拍攝前已灌了不少茶,靈感紛飛絕不躁動,內心深處非常安定。


這不禁讓人想起電影「醉拳」裡酒後發功的主角,醉在大樹茶湯裡的張耀,內心卻益發沈靜透徹,施拳力度因而不同,或人或景,更回歸生命或生活的本質。




1. 寨子裡多由女人去採茶。


2. 茶摘回來了。




3. 忙著炒茶、殺青,再經太陽一整日曝曬。


4. 製成散茶或壓成好運送的茶餅。



來源:聯合新聞網http://mag.udn.com/mag/happylife/storypage.jsp?f_MAIN_ID=279&f_SUB_ID=2676&f_ART_ID=303372

.

沒有留言: